返回 <<市场动态

12月数据点评:经济恢复稳中向好,出口产业链高景气延续

来源:明毅基金 发布时间:

Q:如何看待2020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及12月经济数据?


A: 2020年全年经济增长2.3%,四季度增长6.5%,GDP规模达到101.6万亿,超出市场预期,呈现出强复苏的态势其中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5%,已经回归至潜在增速水平。由于疫情的扰动,经济复苏持续呈现出供需不平衡的景象,供给端恢复好于需求端的恢复。


生产端来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同比增幅较上月有所扩大,增长动能依然强劲。12月原油煤炭价格上行让采矿业大幅提振,同时严寒天气的供暖供电需求也提振了公用事业,而制造业受外需影响,出口相关的产业化学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进一步扩大。


投资端来看,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同比增长2.9%,较11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其中基建、地产、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速较上月出现回调,但仍处于高位。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长10.2%(前值为12.5%),但仍是年内的次高水平,工业品涨价后需要开始关注上游成本上升对企业投资意愿的负面影响。地产投资细项来看,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长9.35%(前值为10.93%),房屋销售面积继续回落至11.47%(前值为12.05%),房屋新开工面积上升至6.33%(前值为4.12%),显示地产产业链整体韧性仍较强,地产需求稳定的背景下不会因融资的长期条款而出现断崖式下滑。基建投资(含电力)当月同比为4.3%(前值为5.9%),下滑较快,这可能是严寒天气和四季度经济出现过热迹象的综合体现。


贸易端来看,12月出口同比增长18%,环比上行5.2%,考虑到基数因素,12月出口的表现并不弱于11月的21.1%。本轮出口表现具有同步性,12月韩国、越南等国出口均大增,与之对应的是12月欧美PMI创年内新高。进口方面,在去年12月的高基数下(2019年12月进口同比增速为16.7%),同比增速仍有6.5%(高于上月的4.5%),这既有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贡献,也反映除了内需稳定恢复的趋势。


消费端来看, 12月社零同比增长4.6%,增速小幅回调,同去年12月汽车消费高基数相关,受疫情影响,服务消费在21年一季度或再度预冷。剔除汽车后的商品实际增速为4.4%(前值为4.2%)仍在稳定恢复中,在四季度地产竣工向好的带动下,家电(11.2%)、家具(0.4%)增速均出现明显回升。


12月经济复苏仍在延续,但在信用见顶的趋势下,主要驱动力可能在出口及出口相关的制造业投资。内需来看,商品房的销售未受银行房贷集中度影响,仍然维持较强韧性,对下游地产相关的消费仍可期待,但信用收紧下投资可能不乐观,收入端受损的情况下消费恢复过程可能也较为漫长。外需来看,全球出口出现共振,同步于欧美大规模财政刺激下进口大幅的提升,以及欧美制造业的补库存。


总体来看,经济增长数据稳中向好,延续了整个宏观经济复苏的高景气度,但目前海外形势仍比较复杂,疫情出现反复,2021年在控制宏观杠杆率的约束下,出口的强弱也大概率决定了2021年经济的强弱,但疫苗问世能否让全球经济加速回归常态,海外经济复苏后我国出口能否维持当前的高份额均存在不确定性。


Q:如何看待当前通胀问题?


A:当前,CPI同比由降转涨,PPI同比降幅收窄,通胀抬头势态显现。


12月,CPI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7%,主要受食品端超预期增长影响。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鲜菜、鲜果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价格分别环比上涨8.5%和3.5%;随着元旦春节到来,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猪肉价格由上月环比下降6.5%转为上涨6.5%,但猪价反弹大概率是短期现象。核心CPI同比上涨0.4%,涨幅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需求端仍在恢复过程中,与社零同比增速小幅回调互相印证。


PPI同比下降0.4%,环比上涨1.1%,主要来自上游原材料价格开始止跌回升。国际原油价格、铁矿石和有色金属价格均有上涨,从而带动工业品价格继续上行,从强劲的工业增加值上也得到证实。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7.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5.3%,涨幅均有所扩大。尽管PPI重返上升通道,但随着国内外疫情的反复,PPI的走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Q:如何看待12月份金融数据?


A:社融、M1、M2同比增速均明显的回落,非标融资清理是主要拖累因素。


12月社融增量为1.72万亿,同比少增4821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由13.6%回落至13.3%,弱于市场预期的13.5%,社融拐点继续确认。从社融增量结构上看,信贷和政府债券融资依旧作为拉动向,非标融资和企业债券是增速回落的主要拖累因素。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679亿,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3418亿,非标融资合计同比多减5920亿,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少增2183亿,近期个别主体债券违约事件对市场一级发行的冲击仍在持续。在融资类信托监管的收紧下,非标增量明显萎缩,叠加年末集中到期,造成大额的存量非标融资清理。


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万亿,同比多增1170亿,居民信贷有所回落,企业信贷中长期继续发力。新增居民部门贷款同比少增824亿,其中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少增432亿元,与近期房屋销售同比增速的回落相互印证。新增企业部门贷款同比多增1709亿,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少增3132亿,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522亿,票据融资同比多增3079亿,显示出企业贷款需求仍旧旺盛,与近期制造业部门投资高增速相匹配。


12月,M1、M2增速双双回落,资金活化程度主要受企业端拖累。M1同比增8.6%,回落1.4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0.1%,回落0.6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扩大至1.5%,体现出了资金活化程度降低。由于年底存量非标融资出现了大额清理,导致企业在当月偿还了较多的存量债务,因此信用派生有所弱化。








重要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或销售要约。基金有风险,投资请谨慎。


END





关于我们


明毅博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专注债券市场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公司成立于2012年,2014年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