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市场动态
充分警惕全球低波动环境下的流动性风险
来源:明毅基金 发布时间:
摘要:货币市场一般不为普通投资者所关注,然而一旦出现问题且处理不善,就容易诱发流动性危机,进而出现因信用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
9月17日,在回购利率上升到10%之后,美联储十年来首次干预货币市场,提供了750亿美元的紧急融资,重新开启扩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无独有偶,6月底,包商事件冻结了中国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的货币市场融入。尽管在央行及时干预下,市场得以稳定,但对信用创造机制的伤害难以修复,民企公开市场融资更加困难。
货币市场一般不为普通投资者所关注,然而一旦出现问题且处理不善,就容易诱发流动性危机,进而出现因信用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08年金融危机就是例证。货币政策一直是危机后发达国家保持金融稳定的主要工具。历史上,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过去十年,尽管有各国央行的精心呵护,全球经济依然是低增长的“新常态”。唯有以股票和房地产代表的资产价格保持了不可思议的低波动和持续上涨,扩大了贫富差距,带来了民粹主义的复苏。随着贸易争端及地缘政治摩擦的兴起,当世界面对下一次全球性危机时,各国央行的政策工具箱里,也很难再有“全球政策协调”这一选项。
现代央行和全球金融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更大,更加政治化。当市场范式从量变到质变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重新配置资产组合的集体意愿远远超过该系统可以有序容纳的范围。市场像一个巨大的电影院,其出口很窄,流动性是最被如今的投资者低估的风险因素。当投资者集体需要将资产变现而进行迅速处置时,最终将导致市场“休克”。随着价格超量调整,各种临界点被触发,过度杠杆化的交易商和投资者将面临惨败的结局。
央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干预,引发了一场市场流动性的大狂欢。央行的干预力度越大,投资者对流动性问题的顾虑就越小,就越敢在金融市场上冒更大的风险。2017年,美国国债一级交易商持有2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并在回购市场上再融资1.5万亿美元的头寸。到今年9月,这两个数字分别升至2500亿美元和2万亿美元。2017年6月,贝莱德管理规模为5.7万亿美元,到今年6月,管理规模为6.8万亿美元。我们相信,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着系统性的、具有潜在危险的且被低估的流动性风险。我们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倾向于降低风险,更加重视带有防御属性的“质量”因子,采取杠铃策略,合理运用杠杆,保持组合充分的流动性。整体而言,债券资产可在全球体系发生流动性风险时,发挥稳定投资组合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