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数据点评:经济数据回落明显

明毅基金   2021-08-17 本文章174阅读

Q1
如何看待7月经济数据?


7月经济数据出现明显的回落,需求和生产均显著放缓,但外需和制造业投资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悲观。总量上看,作为内需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产数据出现全方面的衰弱,走高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也有所走高。


工业生产继续回落,回落幅度扩大。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两年复合增速从6月的6.5%,下滑到5.6%,行业上来看,上中下游行业均出现回落的趋势延续,低出口依赖度型行业工业增加值下滑快于高出口依赖度型行业。


受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拖累,投资环比走弱。房地产投资、销售、新开工等开始出现全面的走弱,政策调控下的效果开始显现,商品房销售开始加速回落,土地出让的走弱的背景下,后续地产销售和投资或持续面临压力。在新增项目和地方债发行进度偏慢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出现较大回落,下半年随着地方债发行的提速,基建投资的降幅或有所收窄。制造业的投资作为今年较为确定的宏观亮点,但受中下游企业利润受上游资源品涨价的挤压,而上游由于碳中和、碳达峰等政策的限制,整体上制造业投资并未出现大幅的抬升。整体上,我们倾向于认为未来基建投资更多的是政策对冲,很难改变固定投资整体的方向。


消费品零售低于预期。本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复合同比增长3.6%,较上月的4.9%出现明显的下滑,从行业来看,汽车对消费的拖累较为明显,据中汽协数据显示,受去年基期影响,7月汽车销售同比下降11.9%,较6月12.4%的降幅有所收窄。除开受疫情影响的餐饮消费,地产后周期的家电、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消费也出现明显回落。


出口近期变化其实不大,受基数效应影响,出口同比有所回落。7月出口额2827亿美元,绝对值上创我国单月出口的历史新高,但由于去年三季度基数影响,同比增速回落较大,但看两年复合同比增速的话,出口增速其实在一季度开始即达到增速的顶峰,近期外需未出现明显的变化。OECD综合领先指标仍在上行,欧美PMI继续上行或高位徘徊,财政刺激政策尚未退出,同时疫情扰动不断,对外需的判断可能较为困难,我们的观察是尽管出口的高峰已经过去,但收缩期可能仍未这么快的到来,出口仍然处于景气周期,基本同步于韩国、越南等国家的出口。



Q2
如何看待7月金融数据?


7月社融总体偏弱。新增社融1.06万亿人民币,同比少增6362亿人民币,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7%。M2同比增8.3%,低于前值3个百分点。结构上看,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1830亿人民币,表外业务在监管压力下持续压降。


分部门来看,企业融资增速收敛未出现改善。表内的短贷、中长期贷款、表外融资均出现下滑,且中长期贷款降幅更大,信贷结构进一步恶化,信贷额度机制下,7月月末创新低的票据贴现利率,侧面也反映了7月信贷需求疲弱。从行业来看,一方面,受房地产、城投监管持续趋严的影响,银行信贷对房地产等行业的流向受阻;另一方面,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重提,信贷政策引导银行加强对制造业的信贷支持,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实体融资需求有所回落。


居民融资方面,随着多城市出台限购政策,以及房贷利率持续上行,房地产销售降温,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创近5年来同期新低。此外,房地产监管政策的趋严可能同样对居民短期贷款造成冲击。各地严查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居民短贷走弱。后续,房地产监管收紧可能进一步对居民信贷和房地产投资造成不利影响。


政府债券融资大幅放缓,本月地方债发行节奏仍然偏慢。7月政治局会议要求“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若新增地方债务额度年内发行完毕,则可对下半年的社融形成一定支撑,但我们认为不可高估下半年基建力度。



Q3
央行到底关不关注通胀?


在PPI高企的7月,央行开启全面降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场的认知,不禁让人思考央行还管不管通胀了?二季度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明确指出“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


7月鲍威尔表示“通胀是暂时的”,当前通胀不是美联储“想要的通胀”,我国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到“全球供需错配仍然存在,通胀上升会否持续尚待观察”。同时,相比美联储的“平均通胀目标”的决策机制,我国央行官员在此前也提到“对于年内PPI阶段性上行,以历史视角客观看待,可以用去年、今年、明年连续三年的整体视角来观察变化”。也就是说,当前主流央行关注的可能是通胀趋势,而绝非通胀的绝对水平。


同时,央行在该专栏中解释了本轮通胀形成机制的深刻理解,为何本轮海外政策宽松能够推升通胀,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刺激政策未能推升通胀。央行再次强调了现货信用货币派生的机理:货币创造的直接主体是银行而非央行,央行购买国债等量化宽松并不必然带动货币增长,基础货币不同于货币,基础货币主要是满足银行体系准备金和支付清算的需要,而货币才是经济主体使用流通的资金,是由银行通过贷款等资产扩张创造的,从长期看,货币与通胀关系密切,而不是基础货币。


该专栏对高通胀的论述焦点落在美国,“疫情后央行和财政配合大量增加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2021年全球通胀明显升温”,而对于国内的通胀,央行的表述为坚持“央行和财政两个钱袋子定位,从根本上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同时似乎是在盯住在M2,“当前我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逐步回归正常,今年6月末我国M2增速为8.6%”。


综上,我们认为,与其说央行关注通胀,不如说央行关注与通胀真正相关的变量-广义货币(M2)。









重要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或销售要约。基金有风险,投资请谨慎。


END





关于我们


明毅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毅基金”)是一家专注债券市场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明毅基金成立于2012年,2014年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



一键咨询